前幾天,我遇見一顆灰色小水珠,能說話的那種。當時,我正撐著傘,專注看著順著葉尖凝聚、然後即將滑落的水珠。突然,一個細小的聲音,不知從哪裡傳來的,「ㄟㄟ,你、你,看過來!」,我左右張望,沒看見附近有人,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然後,「就在你眼前啦!你看到沒?」我嚇了一跳,以為自己最近太累,出現了幻聽!接著,「你沒有幻聽啦!我在這裡,一顆小水珠!」哇!這個幻聽會跟我對話???
雖然有點驚魂甫定,但是基於研究精神,我還是仔細找了找眼前的水珠群,哪一顆在說話?我隱隱覺得我一定是瘋了,才會真的乖乖聽話地找著。那個聲音又來了,「齁,右邊一點!你沒有瘋啦!右邊一點、再右邊一點,有沒有看到一顆灰灰的水珠,就是我啦!」找到了!我找到一顆帶著乳白色、灰灰的水珠,正在右前方流蘇的綠葉上。我遲疑了,真的要跟它說話嗎?
它說(沒有嘴巴):「你終於看到我了,老朋友!」蛤?誰是你的老朋友?我心想。「你啊!你大概是轉世忘了我了!是你叫我來找你的,我沒有忘記喔!」你會讀心術喔?我沒說你都知道?我又想。「ㄜ…好吧!你真的完完全全是個人類,忘記我們水珠都是靠心電感應對話的。」「沒關係,至少你沒有拔腿就跑,還找到我了。依照你轉世之前的交代,我是來跟你提醒一些事情的。」我盯著眼前這顆疑似正在跟我對話的灰色水珠,思考著我要不要回宿舍好好睡一覺?「什麼?你想回去睡覺?不行啦!我現在只剩下一點時間,你聽我說完,要睡再去睡啦!」
我發現它話很多,而且還完全知道我在想什麼。因為好奇,乾脆開始問問題。既然它會心電感應,那我也就不用說出聲音。好,第一個問題,你說是我轉世前叫你來找我,那我之前是什麼?一樣是水珠嗎?「對啊!你也是水珠國的,跟我一樣是水珠。」那為什麼你是灰色的?「那是為了完整跟你對話,所以要提高我體內的密度,去弄了很多灰塵在肚子裡,才能晚一點蒸發。」蒸發就不見囉?那你之前在哪裡?為什麼在自然界可以活這麼久?「我現在沒時間跟你解釋這麼多,如果時間夠再跟你說。我現在,要先跟你說之前你交代我的事情。」到底什麼事情?又為什麼現在才來跟我說?「時間有限,我先回答最後的問題。現在才說,是因為得等你走到這麼潮濕的地方,而且又剛好呆呆地在看水珠的時候,我才能引起你的注意啊!之前你都在玩水、或者看下雨,我沒辦法停下來說話…」
我開始回想從小到大的記憶…啊!你是說你從小跟著我?所以你是我的守護神嗎?「什麼守護神!我是你以前的老朋友,跟著你就是為了找機會完成你交代的任務啊!我也很想早早做完,回家洗洗睡。」洗洗睡?水珠也洗澡喔?「我快要昏倒了!你不要那麼多問題,先聽我說!今天氣溫高,我只剩下五分鐘的時間,要問下一次看到我再問!」蛤?你蒸發之後還可以再出現喔?「對啦、對啦!不然怎麼有辦法等你等了快半世紀?」也是,好吧!那你說。
接下來,我安靜地聽了這顆灰色小水珠,一連串地轉述,自稱是我的前世要它來提醒我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你的前世也是一顆水珠,是那種很普通的、跟我差不多的水珠。不過呢!我們水珠國裡面只有少數的水珠,可以選擇下一次轉世要成為什麼!你就是其中之一。」我那麼普通,為什麼是少數能選擇轉世的水珠呢?很矛盾啊!但是,它這次沒有理會我的打斷提問,繼續說下去:「你選擇成為一個『人』,震驚了整個水珠國!因為,以往從來沒有水珠要成為人類,人類很醜、又很髒,全身上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變得透明,然後聲音又很難聽…。總之,大家都覺得你瘋了。因為咱們交情好,大家推派我去遊說你:『當什麼人啊?當鳥都比當人好,還能飛!』 我記得你那時候跟我說:『想轉世當人,當然不是因為當人好,而是因為當人很苦!』」在這裡,它停了兩秒鐘,然後才繼續說:「我就說,當人苦,就繼續當水珠就好啦!我們水珠永遠不會死的!而且想去哪裡就搭著雲飛,想落地就下雨,在葉子上溜滑梯不是很好嗎?而你那時候的回答,我真是忘不掉。你說:『我想去試試看那種苦!』」我吞了吞口水,我真不知道前世的我這麼有哲理…「唉!我找到你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現在你怎麼成了這副呆頭呆樣的?」
ㄟ…你還是繼續說下去好了,所以我叫你來跟現在的我說什麼呢?灰色水珠面不改色(我其實不知道它的臉在哪裡,不過,看起來沒什麼變化就是了),慢慢地說:「你提醒我,一定要找到你,跟你說這一段話。你是這樣說的:『你知道,人類很喜歡分的,分你的、我的;分好的、壞的;分喜歡的、討厭的。跟我們水珠國,不分長幼、不分大小、甚至不分形狀跟顏色不一樣。所以,請你找到成為人類的我,告訴我,我曾經是水珠,一顆自由自在、沒大沒小、活潑的水珠。我怕我在人類壽命結束之後,會在那個充滿分別的世界記憶裡迷失了自己。如果這樣,我就不能再成為水珠,重新成為有選擇權的水珠,然後跟你重逢了。』」
我聽著聽著,覺得那一定不是我,我才說不出這麼文謅謅的話…結果它說:「其實,我找到你之後,也曾經一度以為我認錯了,因為現在的你真的好遲鈍,我好難過!」喂、喂、喂,沒禮貌!「不過,我很確定那是你,因為你身上偶爾還是會出現水珠國成員特有的光,一種你們人類的眼睛看不見,但每一顆水珠都會看得見的一種光。每一顆水珠都帶著自己特殊的光,即使自願轉世還是可以被其他水珠認出來。」哇!那跟達賴喇嘛轉世一樣嗎?「ㄟ…你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問無聊的問題,讓我說完可以嗎?」喔喔!對不起!我只是想知道那是什麼光?它頓了頓,「你的光嗎?你的光,我想想怎麼用人類粗俗的語彙來描述…你的光像彩虹,多彩而透明、帶著一點金色,穿透力很強,可以穿過厚厚雲層,一直到宇宙。不過,多數只有在你睡著的時候才會從你的眼睛裡面發出來,我也是這樣找到你的。」喔!謝謝你告訴我,我都不知道…「你當然不知道,不然你就不用交代我來找你了。」我突然覺得,我上輩子怎麼會有這麼好的朋友?穿過時空找到我。「謝謝你的肯定,你是一個好水珠,不過我得趕快把話說完,我已經蒸發一半了。」我看了一下,這一顆灰色水珠還真是少了一圈,我決定好好管住自己,別再插嘴了。
「你說:『請找到我,讓我有機會回憶起曾經是水珠這一件事,就算我的人腦無法理解這件事情,也請務必告訴我:人類的身體,只是一個殼,它不能限制靈魂、更無法牽制思想。請千萬不要把當了人之後,從小到大聽到的那些對其他人的批評、對其他文化與傳統不以為然的輕蔑放在心裡。也請你,千千萬萬記得,人也有選擇,選擇跟其他人不同的權利!還要請你,不要忘記尊重每一個人,每一個跟你一樣是人的人,不管他/她是不是曾經傷害你、不管他/她將來會不會傷害你。』」
我沉默了,沉默了很久很久,即使不確定我自己有沒有聽懂,我的心卻依然像被閃電擊中般,震驚地久久不能言語。
快要消失的灰色水珠,默默等我回過神,緩緩說了最後一段話:「真的是你!我真沒有找錯人!只是,我剛接了水珠國交代的另一個任務,要出發去大氣層處理一點事情。等我完成任務,你大概也已經結束這一期人類的生命了。所以,這是我們在你當人的這一輩子,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的告別。別忘了,你自己叫我來轉告你的話,再見,老朋友!」
灰色水珠就這樣完全蒸發、消失了,留下一點點灰塵,就像它說的,維持最後的密度。我不知道我下一輩子會去那裡?我也不知道我的前世想體驗的苦我懂了多少?不過我想,至少這一輩子我都不會忘記,那個下雨天跟灰色小水珠極短暫、卻足以讓人陷入沉思的對話。
每天都是一場微旅行
我喜歡出發/喜歡離開/喜歡一生中都能有新的夢想/喜歡生命裏只
有單純的盼望/只有一種安定和緩慢的成長/我喜歡歲月漂洗過後的
顏色/喜歡那沒有唱出來的歌~席慕蓉〈我〉初遇這首詩,頗著迷於詩境,因祂準確描述我心中的渴望,那時呼應的是一種空間的轉換,期盼透過外境的變動讓心情恢復動能。
每當朗讀祂,在吐出的音聲中融進詩中天地,自己已然在路上,無須時光機與任意門,自然開啟了一個通道,去到我心靈的遠方 : 那些揹著行囊徒步天涯的曾經、那些一路上交錯前行的旅者、那些溫涼濕燥的真實撫觸、那些山光雲影的聚散流動,是我絕妙的神聖空間。
樹下沉思,我對大地微笑,那一刻,我是大地的枝椏,與樹相互吐納,融成一片。
原來那「出發與離開」只是一種自然的律動,「新的夢想」是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單純的盼望」是那淳真的本心,「安定與緩慢的成長」是幻化的因緣,「歲月漂洗過後的顏色」是生命淬鍊的珍珠,而「那首沒有唱出來的歌」則是不斷流變中的大地旋律。
過去幾年,長訪池上,隨意走著,騎車繞著,沒有一定要如何,就只是感受當下的氛圍,被一片綠意照拂,人間盔甲化為輕衫,於是又帶著這份逍遙回到熙攘的城市。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美麗的遠方,往往出發去做內在的朝聖,去年來文理學院進修,享受著國家公園級的校園,總是一派靜謐祥和,即便枯枝落葉也呈現出創藝的美感。昔日的遠行喘息,現在卻不必了,日日是好日。
對那些旅程中出現的每個點滴回以微笑,無所謂依戀與期待,眼前腳下仍有風雨驟襲,卻如生命交響的樂章,既精彩可期又終將停歇。於是我行走於心路上,看片片風景,每天都是一場微旅行!
踩在濕漉漉的步道上,不免分外小心,擔心鞋子滲進雨水,低頭注視每一步伐,只差沒像印地安人追蹤獵物時的潛行,那樣無聲無息! 忽而,發現一個微笑,是一片落葉的笑臉!我震驚於這樣的交流,平時落葉就是落葉嘛,
只當作是一種自然現象,今日似乎不同,那破損的開口真像「失落的一角」的化身啊!往前行, 遇上不少他的同伴,一一和我打招呼。
「你好!」
「請高抬貴腳!」
「可不要踩傷我喔!」我只好戰戰兢兢。
來到花圃前,四周灑滿了小白花,似乎正在進行一場家族聚會,我不好意思細聽,但專注的輕聲慢步,讓我不經意地聽到他們高分貝的爭論。「命運真悲慘哪!」
「要不是這樣濕冷的天氣,我們就不會快速腐化了!」
「很快就要離開家園了!」
正想為他們掬一把同情淚,一個低沉穩重的聲音緩緩吐出:「請不要悲傷,這是最美的禮物!只有腐化才能與祖先們相遇,活著能靠意念傳達情意,透過風雨,你我的身軀飄落在泥地上,漸漸緊貼地面,終至與塵土合而為一,再成為滋養下一代的養分,生生不息。這便是我們生命的循環!」
此刻,獨行的我聆聽了一場密契的話語,步伐輕快無比,不再拘泥於腳下的落葉或濺起的水漬,為這場獨特的心靈饗宴而振奮,高歌大步前進。
緣起
在初老的黃金歲月時,能圓一場年輕時的夢想——「上學讀書」真是不可
思議的緣份。
珍惜每一門 可以上的課,
珍惜每一寸 走在校園的路上,
珍惜每一天裡 相遇的人事物。
禪悅軒旁,側邊山坡處上去有一個小淨土,二年前由法師、師生、教職員
一起開墾,有了一處可以隨意種植的夢想之地,若似培福園地大家就暱稱它小
名「福田」。冬天走了,夏天就會來,經歷了一年多的辛苦後,夢想之地也長出
各式各樣的蔬食花草,茂盛繁榮的生命浸潤了每一個參與其中揮汗勞動的人,
也讓觀看者感受到生之喜悅的鼓勵。
之後因配合學校法印溪沉砂池清淤需要,規劃將清淤腐植土進行培福園地
的換土工程,故必須暫時收回這片小淨土,原有作物需保留者,得自行預做移
放作業,至此「福田」上的花草蔬食寶貝不是搬遷、就是原地掩埋了,半農耕
耘的生活也中止了,等待日後重新開放耕作時,再造新園地。
我非「福田」成員卻同享這片土地的種植樂,體驗了校園裡的身心靈健康
活動之一,讓「身土不二」在這裡有了體現、有了滋養,感恩此時此刻可以整
理,之前斷斷續續塗鴉記錄的點滴,豐富了自身的回憶,也豐富了校園的故事。
九月波斯菊
座落在禪悅軒旁的山坡處,在二年前有法師、師生、教職員一起開墾了一
處可以捻花惹草又種蔬菜的「福田」,聽住校同學講,初始階段正值暑假天氣酷
熱,在人力短缺下整好一片荒蕪地已屬不容易,所以先撒下不挑環境容易生長
的波斯菊,秋天開學時,花兒已經兀自長大搖擺又盛開,美麗的粉紅、鮮黃、
桃紅夢幻似地徜徉在一片綠油油的海波中,這片花海成了校園裡許多人口耳相
傳中的「秘境」,也是呼朋引伴前往取境拍照的熱點。這可能是當時撒下波斯菊
種子的法師和同學,未曾想過波斯菊會長得如此美麗,引起校園騷動的這番景
象吧!
印象之花
走了、來了
紫色的花開了
湛藍的花開了
嫣紅的花開了
最後
深深淺淺的綠葉
襯托出整體
生命的完整 本然存在
不論誰開始這樣的過程
他必然完成它

十一月盆花的姿態
來自這一季小淨土
的福田裡
深紫暗紅的洛神花
桃紅粉紅鮮黃的
波斯菊
翠綠色的山蘇葉
細長的綠雜草
參差錯落的插在
紅土燒製成的
梯形陶盆裡
有了自成一方
的天地

田裡的洛神花長得一片茂盛,有心人摘下花且將花兒插成盆,美美的姿態
莊嚴了空間,令人賞心悅目,有人拍成了照片傳送分享喜悅,我將所聞所見嚐
試畫成了圖,將這一花一草一世界的莊嚴國土,變相為我所觀照的世界,而觀
看此塗鴉的人,又將會有著屬於觀者的詮釋。這樣層層的流轉就是世間幻化的
故事,有著專屬於每個人自己獨有的感受,卻又彼此鑲嵌在共同的天地之間,
我是唯一卻也屬於群體。啊!在這方小淨土裡呼吸著幸福的感覺。
十二月冬之景
冬景枯姿
傳遞了
地對天的
思念

順著「禪悅書苑」邊坡往上走,斜坡右側有一個小入口,就是學校的小淨
土「福田」,一群開心的課餘農夫像麻雀,在田埂間跳躍著,將埋在土裡的大小
石礫用雙手、用鋤頭一顆一顆的堆疊著像座小丘,這是流汗後的成果,內心更
有著滿足的踏實感。更是「身土不二」的寫照,簡單的做一件事情就是「無
價」的快樂,也融掉了染著的無明煩惱。花朵在風中搖曳,蔬菜在田畦成長,
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有它生長的一席之地。
斜坡再往上就是路的盡頭了,可以遠眺陽明山系的美人山,路邊有一棵樹
葉落盡的秃樹枯枝,在天光漸沉的冬日寒風夕陽裡,暗影襯托下,秃樹枯枝的
姿態有著萬千語言,我被這一幕景色震撼,沒有語言文字可以描述,與樹相遇
的「此時此刻」此景——彷彿「天」與「地」的思念,都藉由這在「地」的每
一枝幹的向上伸展之姿,有了一個聲音可以傳上「天」之處。
年底到新春的草莓心
冬日裡福田有人種下了草莓,寒假來了,小草莓苗在主人細心呵護下,默
默長大,開學了,校園又熱鬧起來,大夥兒看著草莓花開,都有了新的盼望,
天天眾人來關愛看它結果否?結了青澀果子,又天天探望它何日轉成熟?
一顆草莓的故事(一)~母親慈愛的心
昨天陽光撒落田埂間
一角草莓的葉與果
是如此生意盎然
轉紅的草莓誘人垂涎
青澀的果子漸熟中
葉 濃密的覆蓋著
彷彿是母親
慈愛的心
層層疊疊遮避風雨
呵護它早日茁壯長大
啊!
一顆草莓的故事
是福田小淨土的
一花一世界

一顆草莓的故事(二)~紅冠草莓
主人說這是
「桃園四號」品種
水滴形的美人身材
有結實的肉感
和豔麗鮮紅的嬌容
放入口中
直呼嘖嘖是春天的滋味
如此甜美又幸福
長在福田裡的草莓
被細細呵護著
啊!我想說什麼?
就是好吃。謝謝你!
一顆草莓的故事(二)~紅冠草莓
主人說這是
「桃園四號」品種
水滴形的美人身材
有結實的肉感
和豔麗鮮紅的嬌容
放入口中
直呼嘖嘖是春天的滋味
如此甜美又幸福
長在福田裡的草莓
被細細呵護著
啊!我想說什麼?
就是好吃。謝謝你!

三月薰衣草的悲喜歌
女生總是愛著花香,有人從花市買了薰衣草小苗,種在福田小園中,希望
花開早,一日看三回,春天生機盎然,終究迎來滿園花簇簇,薰衣草開得處處
香,就如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
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薰衣草被主人摘下帶進教室沖泡花茶,分享給老師同
學共伴上課,口齒留香之餘有了薰衣草的故事敘說,我也分得一株薰衣草,帶
回家伴我讀書共度好時光。放入袋中暫而忘記,待想起來再尋芳蹤,薰衣草已
經悶壞凋萎,看著薰衣草垂垂姿態,心中升起朋友近日錄唱一首歌贈我,歌名
《秋菊》:秋日漫步到庭前,滿庭芳草萎,惟汝野菊獨盛開,宛如伊人在;思摘
汝時悲我意,觸我舊情懷,摘得汝時凋汝蕊,我心復憔悴。這是翁炳榮先生填
的詞,呂泉生老師看到這首詞非常優美又得知背後的故事,因而感動的譜出了
歌曲旋律。看著同學送我的薰衣草,聽著朋友錄唱的秋菊歌,心中情緒甚是澎
湃彷彿少年時,且畫下這薰衣草的生之喜、生之悲。
薰衣草(一)~生之喜
綿綿春雨裡
將盛開的薰衣草
摘取 進教室
讓花香可伴讀
主人是何等雅興

薰衣草(二)~生之悲
無奈 凋萎
徒留空裡 香
我欲結伴
已無期
只好幻中
看花開
任 花怒放
也無妨
最後
總是空

四月是月季還是薔薇
清明過後,午后的陽光灑落校園,在福田小淨土裡屬於教職員區的月季,
日漸長大,花苞初始為鵝黃,隨著吸足陽光,花苞漸由嫩紅轉為嫣紅花瓣,光
彩奪目獨佔鰲頭,一踏進園裡就首映眼簾,探討花名是月季還是薔薇?撲朔迷
離,原來兩者都是它的名,月季花不會因爲看者有分別而增姿減色,它都一樣
在感知時序時,如實綻開完成它的生命之花。
原來月季和薔薇
都是我的名
花中皇后
是我的稱號
啊!獨綻枝頭
迎春風
孤芳自賞
不寂寞

尾聲
追憶逝水年華小淨土的培福園地「福田」,塗鴉中的花草景物一切早已轉化
成爲我的意念,屬於我的語言,我的文本故事,我再將它分享出去,成為我祝
福的中介,承擔起信使的角色,當我送出花語時,幸福的感受於焉綻開,彷彿
也聽見了花開的聲音。
小淨土的培福園地「福田」為這段歷呈留下了「身土不二」的印記,整理
這一段與校園有關的組曲時,更細微的看見耕耘於小淨土的夥伴,常因多元種
植,彼此奉獻或交換蔬食享用,形成「福田共餐」的大家庭溫暖況味。而當知
道培福園地將進行換土工程,為了將要保留的物種找個臨時屋住時,有人發
起:大家方便來討論嗎?夥伴問:有要煮東西嗎?我田裡的山藥一定要挖出來
食用!進而有人:提議福田共餐一起商討!有人附議:好喔,看看福田還有啥
可以採摘?
因這塊泥土交織在一起的情感,因看著植物成長的喜悅,讓大家有了更多
的理解與同理、關懷與協助,培福園地共同創造了友善的校園生活,更是滋潤
了每一個參與者的身心靈健康。
今年(2022)年初又因有心同學正式向學校申請成立「淨土社」。寒假結束,新的學期也迎來了好消息,舊的培福園地「福田」有了新的稱名「文理小淨土~人社耕心團」,現在新夥伴都朗朗上口直呼「淨土社」,重生的園地也有了更新一輪的「使命」要開展,今日僅將前沿「福田」來時路,略做一番梳理,感恩先前於此努力揮汗、耙梳石礫、開心種植的人。福田是療癒一群書寫論文燒腦時,多一處可以勞動、可以觀賞的校園好去處。
「法印之水清兮 可以聰我聽
法印之水濁兮 可以明我心」
壬寅初春 終日連雨 天沉沉 風振振 心
紛紛 人唯楞楞 禪悅
獨坐 咫尺
清流 天涯
未相逢
某時 雨幕驟歇 稍息 起身 尋水聲
雨後,水勢好不澎湃呀!而法印畢竟是溜小溪,震而不喧,聲量還在可承受範圍。把握一季以來難得小晴日,她靜靜繼續走。不遠處有成列的白。是靠近橋邊成簇成簇白杜鵑。「非也非也。不是來賞花的。」收回視線,她想起耳根圓通、想起楊枝淨水,才也想起不正在觀音道場嗎?就好好觀「音」吧!
音從何處來?從水。於是她掉頭往回選了更臨水畔的步道。雨雖停,日照仍弱,加上一樓一坡挾圍,步道鋪石未乾,縫間草中甚或尚留積水。「與其分心注意腳步不如選個點別走了」,她暗自捻了個觀「音」計畫。
止住腳步,水聲似乎擴大了。音聲。繞著環著包著;她。停著立著聽著。近近的遙遙的,聲音往上、聲音往下,聲音往裡面往前方。聲音進入她的耳:用刺的、用穿的,用擊用拍用轟用喊。不停地直直的……這音,如此有存在感。
最初,這音聲確實來自水,水無盡聲無盡,而後,她聽著聽著自己的聲音冒出來。她聽著聽著的她聽著了什麼?這音聲不只發自水不只用耳聽: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心室心房的這裡那裡,心房心室的那裡這裡。然後是身體內外的這裡那裡身體上下的那裡這裡,都在聽。
啊。她懂了。不只是觀水之音,更要觀水之因。音聲提示著水是在的更提示著水是能滌能洗能濾能淨。涮涮涮瀝瀝瀝淅淅淅。莫不得人們以涮以瀝以淅標識水的音聲。
水無盡聲無盡。她開始走著開始聽著。法印橋就在前面了。
和風、細雨、陽光之法鼓文理學院
說是和風,其實這裡的冬天,風兒並不太和氣,它會默默地從衣服的隙縫中鑽進去,冷到讓你提振精神。
說是細雨,歲暮一跨進十二月,法鼓山上就特別得雨神的青睞,這裡真的不缺甘露法雨。
太陽公公銷假來法鼓山上班時,像是萬道佛光般的覆蓋著整個山頭,每棟建築都沐浴著陽光,大樹、小樹、小花、小草都抬起了頭,歡欣鼓舞。
我的學校依山建築,花樹蒼翠蓊鬱,自然天成,蟲鳴鳥叫應該是只有我們的校園裡才獨有的恩惠,潺潺的溪水,時而細語軟綿,時而如轟天雷勾。還有、還有,它面向著浩瀚的大海,因此,我們奢侈的擁有日出與晚霞。
學校裡的師長們,個個學貫五車,科學、佛學、雲端科技都難不倒他們。是的,這裡是以佛學為主軸的學院,也是我在學院環境裡見過最多法師學生的校區,能跟這麼多修行人共學,甚覺奇妙。
記得在禪修晚課中有一句:「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當勤精進 如救頭然」,使得我們可以時時提起,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念頭。
這個校園裡有著莊嚴但燦爛的笑臉,親切的合十…阿彌陀佛的祝福聲聲不斷。
陽光下一片生機,孕育著新生一代的佛子,孕育著佛教的希望。
喜歡做心靈的旅行
不全然做空間的移動
卻穿梭在古往今來間……
於是和〈小王子與狐狸〉共振
同〈莊周夢蝶〉起舞
隨〈善才童子五十三參〉
訪一行禪師的《芬芳貝葉》
只要張開所有感官
便可深深地與之交會
我一直不停的在旅行
因著細胞不停止生長
我的血液不斷在奔流
腦袋隨時拼命地轉動
內心對世界充滿好奇
它帶來一種寬廣的視見
不是靈魂倏地飄忽
也非落入個人成見
而是在其中體察世界本質的美
它無懼各種虛實批判
也不拒人於千里之外
只是接納著所有可能
使我安然的自在前行
當我停止旅行
會是懷著遺憾
或是滿滿的感激
全在旅途中的我
是帶著怎樣的心情
於是 對途中所有光影
決心回以深情凝視
不離……不棄……
同˙異
你總不同意
同與異之間無差別
然,同與異間的差別
從來非重點
因此
未曾試圖說服你
只是看著、看著你
在同、異間,拉扯、分裂
以為,你總能發現
同與異,從來不同也不異
看你爭得脖子粗
看你吵得破了頭
看你自以為正義
同與異
彷彿成了錠牢牢的金鎖
鎖住你的人、框住你的心
而你,渾然、渾然不覺知
就像繞著尾巴跑的小毛貓
可憐、可嘆
同與異
同異?不同異?
霧與悟
霧是悟在打妄語
悟是霧在觀呼吸
霧來了 老花 盛開
悟來了 老子 莊子
霧想悟一起早晚課
悟找霧初一又十五
起霧了 揚生乳捲
啟悟了 游心血管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山上多霧 小心開 悟
頌觀無量壽佛經有感
不是四月
流蘇雪
一叢一簇
一樹一方
斷斷續續像一串
項鍊
圍繞了本來面目
早課梵唄聲
一聲一句
一句一偈
如飛仙
輕踩著花雪
躍入山澗
隨著廣長舌般的溪水
流入
紅塵
流入眾生心想中
眾生啊眾生
是心想佛
是心作佛
諸佛正偏知海
皆在你的
心想中
啊
和諧校園
和諧在哪裏?
在一呼一吸 身心息 調柔順暢之間
在一舉一動 行住坐臥 正知正念之間
在反觀心性 不被貪瞋痴所覆之間
在深處 不在内不在外 與自心對話之間
和諧在哪裏?
在齋堂 在餐廳 於謙讓知足 清心寡欲之間
在教室 師生盡責 備課業為報告 專心傾聽之間
和諧在哪裏?
在殿堂 於梵音裊繞 清净和悅 自律自愛 虔誠仰信之間
在禪堂 於經行 於修止觀 用功辦道 禪悅為樂之間
和諧在哪裏?
在作務 在出坡 於無私關懷 熱心互助之間
我看到了和諧
在DILA友善校園 和樂共住 書香作息之間
我看到了和諧
在DILA你我和敬 親切真誠 開顏喜樂之間
我看到了和諧
在DILA 鳥語花香 自然淳樸的校園之間
和諧 在DILA無烟酒害 無不染物 飲食健康 身心健康之間
和諧 在DILA 祖師智慧悲願 佛法流芳百世 緣起性空之間
和諧友善 離三毒心清净 親善友恭敬師 樂聞法求勝進
友善校園 由你我創造 知因果常自省 存慚愧常護念 能善解行慈悲
友善校園 由你我營造 能善說智慧增 不減損修福德 能清净捨有塵
校園共住貴和諧 表裏合一不貪染 不沾烟酒離煩惱 不染毒物修心性
日常相處當友善 自我消融心明净 如理作意得自在 長養慧命悟無生
頌地藏經思疫情有感
很久沒有落淚的天
今天終於 終於
垂淚了
是天堂太寂寞了
還是
娑婆太煎熬了
斷魂宛如隨風的敗葉
忽上忽下顚沛流離
在
奈河橋畔
想為眾生找一片
渡到彼岸的
蘆葦
卻看一江碎花
飄浮河面
那個人
持錫握珠
放出八萬四千光
獨坐林中
任
落葉打肩
任
霜雪洗耳
依然微晒為我摩頂
諸行無常
身無可愛
此際
一隻蝴蝶無聲
駐足
激起的浪尖
逐波
流向悲憫恆河的那端

第一名:吳月珍「泊境‧境泊」
第二名:釋傳法「宿舍小寒時」

第三名:釋傳法「奶茶‧瑜伽」












佳作:釋傳法「生活中的你我」



佳作:吳月珍「生命巡禮」


佳作:王常怡「牛頓上樹」
